「蓉貽健康工作坊」創立於96年,在潭子區農會王股長的輔導與莊姿儀班長的招募下,共有12位全職班員及5位臨時人員,其中包含3位高齡者(分別為71、76、80歲)及2名外籍配偶。
莊姿儀女士自85年起擔任潭子區栗林村家政班班長,多年來在農會辦理的烹飪與農產加工訓練中,學習到多種烹調與加工技術,積極考取國家中餐丙、乙級證照,並開起小吃店,提供午晚餐及點心。她非常注重食材新鮮、來源安全與製餐衛生,並設計均衡營養且色香味俱全的菜餚,因此日漸增加的龐大訂單,使她興起結合其他農村婦女開闢戰場與增加戰將的想法,所以潭子區田媽媽第7班應運而生!
想在農村開創新事業,一定要有獨特品味、在地特質,才能引爆味蕾,做出市場區隔。莊班長為了提供消費者安全、健康、自然的獨家產品,除了每天召開班會集思廣益外,也向料理老師請教,更向農村耆老請教祖傳秘方,最後決定以「益母草」這種老祖宗留傳下來,鄉間隨處可見的草藥作為該班主產品,試做出益母草豆乾、益母草鐵蛋,一推出就大受女性青睞。
隨著國內大型企業推出「益母草精華飲」,益母草受到大眾的注目。其實早在明代的「本草綱目」中就記載:「益母草氣味苦澀,有婦科疾病和美容養生之功效」,而根據傳說,唐朝女皇帝武則天以「益母草澤面方」,即用於駐顏美容。雖然益母草流傳長久,但是很少人善用它,莊班長說:「青春期長痘痘、生理期鬧肚子痛時,阿?用田邊小白花曬乾的草藥熬煮成茶水逼我喝,當時覺得好苦好澀,但是卻很有效,長大後才慢慢地知道,原來阿?的秘方就是益母草。」莊班長為了傳承老祖宗的智慧及發揚阿?教授的料理與加工技術,顛覆傳統,創新益母草的使用,不再只用喝的,還可以變成好吃的零食,如益母草豆乾、益母草鐵蛋,已成為她們的招牌產品。
莊班長具有敏銳的商業嗅覺,隨著韓劇的流行,看到都會人對「泡菜」的喜好,又積極研發泡菜,開發的獨家「酵素泡菜」,有水果酵素、洋蔥、山東大白菜、紅蘿蔔、青蔥等食材。剛開始製作是採用有機店的水果酵素粉,但是王股長堅持要班長自己製作酵素,她利用午休與晚上的空閒時間學習製作酵素,經過各類水果的實驗,最後決定以蘋果作為酵素的主食材,因為它含水量少,製作泡菜不易失敗,而山東大白菜是製作泡菜的最佳食材,因為夠脆且高纖,蔬菜紋路清晰漂亮不易腐爛,再加上洋蔥天然的甜味;另外,鑒於現代人飲食喜愛重口味,但太鹹太辣又會造成身體的傷害,所以用紅蘿蔔磨成泥替代紅辣椒的顏色,並以青蔥提升泡菜的香氣與色澤。這樣的配方組合經過多次的試做、試吃,才調配出最健康又符合國人口味的酵素泡菜!大白菜、洋蔥、蘋果酵素與花椒的靈活搭配,辣不至於麻辣、酸不至於酸到牙床、甜不至於膩過頭,恰恰拿捏到台灣人的「Feeling」!
「蓉貽健康工作坊」96年榮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甄選為「2007台灣美食展-田媽媽手工點心館」參展單位,參展期間深受消費者青睞,光是酵素泡菜產品就創下6位數的營業額,跌破各家競爭廠商的眼鏡,無法想像一班小田媽媽的泡菜比他們的產品更吸引消費者,許多廠商紛紛來到攤位品嚐,甚至買回去研究,讓莊班長及班員受寵若驚,從來不敢想像自己能跟國內五星級的知名飯店一同參加台灣美食展,接受媒體記者的採訪與得到社會大眾注目。
「追求健康‧講究養生」是當初創班的宗旨,取名為「蓉貽健康」意思是指吃了「容易健康與愛呷健康」的意思。最近「蓉貽健康工作坊」成為電視媒體採訪的對象,讓「蓉貽健康工作坊」聲名大噪!如果到潭子區訪友或旅遊,別忘了選購益母草鐵蛋、豆乾及酵素泡菜,送禮自用兩相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