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文提供: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
每年深秋紅葉即將繽紛之際,正是台中摩天嶺甜柿開始黃澄時。柿子就像上帝賜給人們過冬前的禮物,漂亮金黃為這秋彩季節帶來富足,更為台灣豐富的水果王國獻出壓軸的甜蜜。
甜柿最早是日治時期由日本人引進,在台灣各地零星種植,但因氣溫偏高,品質一直不好。民國60年代,有農民嘗試於摩天嶺栽種,合宜的氣候就此開啟台灣甜柿輝煌歷史,儘管現在許多山區都已開始種植甜柿,但摩天嶺仍被視為台灣甜柿故鄉。
「甜柿部落」的阿公吳仕志就是當年首批投入種植甜柿的農民之一。摩天嶺最早全是竹林地,現年83歲的吳仕志在16歲時來到這片山區砍竹營生,自己搭屋、開路,陸續種過稻米、香蕉、桶柑,並於40多年前開始種甜柿。
當時台灣老一輩人只認識傳統澀柿,亦即每年初秋時節新埔曬柿餅使用的石柿、牛心柿與四周柿這類台灣本土柿。這類柿子剛採下時澀到無法入口,必須經過熟成與脫澀,由於當時脫澀會使用石灰等原料,加上農民曆總將柿子+螃蟹或柿子+酒視為中毒源頭,因此甜柿初到市場時也不受喜愛。
一直要到民國70年代末期,甜柿開始被認識,加上技術成熟,甜柿這時才如混在澀柿中的醜小鴨般,瞬間幻化為天鵝,從此價格一飛沖天,最受歡迎時,滿卡車甜柿一到批發市場,所有盤商都拿著現金圍上來搶貨,那時一甲地的甜柿賣出後就能淨賺700多萬,相當於月薪60萬,種柿子的比當總經理還威風。事實上,台灣甜柿因為氣候條件與技術改良等因素,滋味反而比日本的還脆甜,民國80年代日本人還不停派人來台考察到底怎麼回事。
吳仕志是大隻雞慢啼型的果農,雖然種得早,但在甜柿價格最高時他還在與技術奮戰,當技術純熟之後,甜柿高價熱潮已過,沒有因為甜柿變成暴發戶,卻因此培養出紮實的技術基礎,還默默養大了七個女兒與一個兒子,成立了「七仙女甜柿果園」,且讓技術往下傳給女兒、女婿、兒子與孫子,成為摩天嶺山區唯一已傳承三代且開枝散葉的甜柿果農。
為了讓家族甜柿能便利送到消費者手上,第三代張鈞琳也整合家族甜柿園推出「甜柿部落」並透過網路臉書行銷。
與一般單一果園的不同處,在於甜柿部落滋味眾多。儘管技術都出自吳仕志,但在第二代努力下已各有不同風格。例如阿公的七仙女甜柿以清甜取勝,小兒子的甜柿以香氣取勝;又如大阿姨「雄柿果園」位於摩天嶺高處,海拔高,果形果色完美,送禮好看;二阿姨「禎香果園」的甜柿充分熟成,入口甘甜;張鈞琳父母的甜柿則呈現多樣面貌,從甜脆到Q度或想品味在欉紅鮮甜,都能透過技術或合作調貨加以滿足。
這一天在摩天嶺上,張鈞琳夫妻與父親張銘權開車載著我在山區走訪親友,一場又一場的果園,有阿公阿嬤的純樸,有大阿姨的專注,有二姨丈的爽朗笑聲,有小舅的得獎榮耀,也有張銘權望著土地的眼神深情,一家人情感親密。
在這甜柿部落裡長出的果實,除了甜蜜、爽脆、香韻,更多了一種傳承三代的滋味,那滋味裡,藏著純樸、爽朗、專注、甜蜜,還有家族溫情。
相關資訊
新鮮甜柿,可宅配/每箱依顆粒大小約12到18顆,售價500到700元不等,運費單箱130元,另可整箱訂購。 <br/>入園採果/規劃中尚未開放,現階段可提供摩天嶺旅遊資訊諮詢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