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門古戰場紀念碑

資料來源:屏東縣政府
看風景
可以走走 看日本跟原住民打架的往事
有歷史圖片解說,清幽,路況較似古道,山頂較無展望。
人很少,路線還不錯,如果前一天有下雨,上面會有濕滑,有些路段窄,需要小心慢行。
該處為石門層,石門層包含了沙頁互層以及礫岩(轉石)。 在轉石中可以觀察到斑狀安山岩、安山岩以及許多砂岩,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紅、綠、黃色的岩石,綠色的岩石應該是燧石。在四重溪對岸也可以見到大量的轉石,轉石內部有許多粒徑差異極大的安山岩,在膠結過後形成了細顆粒夾雜粗顆粒的型態。 在與我們同側的溪邊可以看到枕狀熔岩,枕狀熔岩(玄武質)在形成時產生了許多裂隙,在形成裂隙後石英岩侵入產生了許多的條狀岩脈。 枕狀熔岩的形成方式是因為火山在海底深處爆發,而海水的高壓力導致火山無法猛爆的噴發,所以才會形成慢速膨脹的枕狀熔岩。 依枕狀熔岩推測該處在海底火山附近,且在轉石中可以找到許多玄武質的岩石。 四重溪旁的河床轉石淘選度極低,推測可能為四重溪的水流缺乏穩定性,而其河床旁也有少部分淘選度較佳的岩石,而其敲開的新鮮面具有氣孔。 枕狀安山岩並沒有太大變形,而斑狀安山岩僅有輕微的變質,所以可推斷出此處並沒有太大的變質作用,而本地區的岩石可能為海中深部火山噴發而被擠壓出的火成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