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七佳石板屋部落

資料來源:屏東縣政府
…管制中不歡迎白浪進入
祖靈安息的地方...需要保護跟維護的地方
髮夾彎,又陡,車子開起來有挑戰性
老七佳石板屋 標高約700公尺.由 春日鄉進入是個很完整的原住民部落. 風景優美 .目前有 “老七佳促進會“在辦理 假日原住民石板屋部落的生活體驗.值得前去洽詢
七佳聚落早在500多年前,祖先從北排灣逐漸南下遷徙定居在老七佳 - 現在台灣原住民族保存 石板屋 最完整的聚落,有70多間頁岩推疊石板屋。 多數居民早已在1960年遷居至新聚落,近年又有少數居民遷回,有幾戶人家提供民宿,有辦理夜宿老七佳的無電部落體驗旅遊活動。 聚落耆老口述:「七佳石板屋聚落(tjuvetskadan)原來是從(izok)平地發源,然後再遷到舊歸崇(kaljevuwan),當時舊歸崇聚落是由許多的排灣族頭目所居住的地方,tjuveckatan社群當時位居其他社群中間居住因而得名,故tjuvecekatan是「中間」的意思。 每五年舉辦的「五年祭」是七佳聚落最重要的祭典儀式。 排灣族 有嚴謹「階級制度」組織及「長系繼嗣」制度, 依序 頭目、貴族、家臣、庶民 。「頭目」是排灣部落的精神支柱,文化的根本。貴族乃太陽之子,平民則是百步蛇的後裔。「百步蛇」為祖靈、守護神。 排灣族的家宅以板岩石片為主建材,每一家屋的構造大致相同,僅以屋身之深淺廣狹,附屬裝飾之有無多少來表現其階級地位。頭目家屋前庭寬廣,多豎立大標石、基台(司令台),沿邊常種有大榕樹。頭目家前寬廣前庭是部落民眾聚集場所。豎立標石為 大頭目 家屋不同於平民家屋明顯的特徵。